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校址:丹东市振兴区中心北路六号(丹东市政府后侧) 网址:http//www.ddzyzz.net

乘车路线:303401k307(丹东职专)221888k305(市政府站)

招生电话:2336306  2305573   13050376195  18904153331  13591503688   13322162017

免费招生电话:
400-0415-933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2022年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3 11:17:29  浏览:(25915)




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2021年度质量报告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录

前言 4

一、学校情况——————————————————————————————————5

1.1 学校概况—————————————————————————————————5

1.2 学生情况—————————————————————————————————7

1.3 教师队伍—————————————————————————————————9

1.4 设施设备—————————————————————————————————9

二、学生发展——————————————————————————————————10

2.1 学生素质—————————————————————————————————10

2.2 在校体验—————————————————————————————————11

2.3 资助情况—————————————————————————————————11

2.4 就业质量—————————————————————————————————11

2.5 职业发展—————————————————————————————————14

三、质量保障措施————————————————————————————————17

   3.1 专业动态调整————————————————————————————————17

3.2 教育教学改革———————————————————————————————18

3.3 教师培养培训———————————————————————————————19

3.4 规范管理情况———————————————————————————————22

3.5 德育工作情况———————————————————————————————25

3.6 党建情况—————————————————————————————————29

四、校企合作———————————————————————————————————30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30

4.2 落实职教改革方案——————————————————————————————33

4.3 学生实习情况————————————————————————————————35

4.4 集团化办学情况———————————————————————————————35

五、社会贡献———————————————————————————————————35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35

5.2 社会服务——————————————————————————————————36

5.3 对口支援——————————————————————————————————37

5.4 服务抗疫——————————————————————————————————37

六、举办者履职——————————————————————————————————39

6.1 经费————————————————————————————————————39

6.2 政策措施——————————————————————————————————39

七、特色创新———————————————————————————————————44

7.1 案例一:教学改革案例————————————————————————————44

7.2 案例二:德育实践案例————————————————————————————48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51

九、其他————————————————————————————————————53






  言


2012年,经丹东市人民政府批准,辽宁省教育厅备案,学校由原丹东一职专、二职专、财贸中专、二十七中合并而成,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提质培优“优质学校”建设单位。

2021年学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品牌学校”为发展总目标,以“凝心聚力,规范管理,提升内涵”为本年度阶段目标,以“双优”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改革为引擎,以创新为重点,以发展为关键,以质量为保证,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改革评价模式,锐意进取,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适用技能人才,为丹东振兴提供支撑,学校办学特色、育人质量得到彰显和提高,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突出明显。

基于以上背景,对学校2021年的办学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了年度质量报告。欢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一、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简称丹东职专)是由原丹东一职专、二职专、财贸中专、二十七中等四校于2012年合并而成,现位于丹东市振兴区中心北路6号,是一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产学研结合、普职融通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专业、多层次、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综合性办学实体。

学校现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第三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职教先进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科研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丹东市模范学校。202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复为“提质培优”优质学校建设单位;被辽宁省教育厅评审确定为优秀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实训场地面积1649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60人(含外聘教师),专任教师226人,“双师型”教师63人,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346人,高级讲师121人。在校生2925人,97个教学班,生源覆盖辽宁省,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现开设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互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美发及形象设计、会计、幼儿保育、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9个中专专业(专业方向)、8个“3+2”大专专业、6个高考升学专业。与全国各地8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承担国家、省、市级各类性质培训计10000人次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以改立魂、以质立本、以德立职、以技立业”的办学理念,追求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全面打造“岗学对接、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研中心和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师培训基地、对接企业孵化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兼职教师制度,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努力搭建校企工作平台,在扩大合作领域和深度融合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学校以为丹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细管理、质量提升、特色彰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外交部、商务部、钓鱼台国宾馆、北京汽车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等单位培养了上万名优秀员工。学校更为丹东的金融、服装、汽修、旅游、酒店、通讯、幼教等行业输送了数万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有数千人考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1:学校概貌


1.2 学生情况

1.2.1 近两年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

2021年,我校招生 989人,毕业生814人,在校生总计2925人。学校近两年的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如下表:

1:学校2020年学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数据统计

2021年

2020年

招生数

989

1627

毕业生数

814

767

在校生数

2925

3251

2:学校近两年学生情况统计图


1.2.2 在校生结构

一是男女结构。男女生比例较符合专业设置。在校男生占62.72%,女生占37.28%,男生高于女生。

3:在校生男女生比例统计图

二是来源结构。我校农村学生占比大幅高于城镇学生,农村户籍占88.67%,反映出中职学生家庭情况以农村农民家庭为主。

4:学生来源状况统计图

三是专业结构。我校学生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类、旅游服务类、美容美体、财经商贸类、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而服装设计,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专业人数偏少。各专业学生分布情况见下表:

2:2021年在校生专业分布如下表(单位:人)

机械加工类

旅游服务类

计算机应用类

财经商贸类

教育类

交通运输类

其他

合计

925

897

551

116

383

0

53

2925

1.2.3 近两年学生巩固率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职学生辍学现象均较为严重,据此,我校全员上阵、齐抓共管,开展各种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及理想前途等教育活动,有效的控制了学生的辍学率。2020年学生的巩固率为95.22%,2021年学生巩固率为96.03%。

1.3 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数2925人,专任教师210人,生师比14:1;其中外聘及兼职教师71人,占专任教师的33.81%;双师型教师63人,占专任教师的29.05%;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206人,占教师的98.1%;专任教师中硕士学历8人,占3.8%;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资格的126人,占60%。

1.4 设施设备

学校自2013年启动示范校建设以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通过示范校建设,新增、改造校内实训室50个,大型设备数增至41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至2830万元。

3: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

主要设备名称

设备总值

数量

生均比率数

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2830万元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

425万元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508万元

计算机应用专业

572万元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765万元

商务韩语专业

35万元

会计专业

80万元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50万元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

45万元

学前教育专业

125万元

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

75万元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

130万元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20万元

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

2486个

0.97个

二、学生发展

学校坚持“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术”的办学理念,围绕升学和就业两个培养方向,狠抓课堂教学,通过品德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等,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1学生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整体良好。文化课合格率、专业课合格率、毕业率连续两年100%。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逐年提升,原因是随着教师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实施有效教学,同时学校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方面的投入。学生体质状况有所变化,体测合格率为79.3%,尚未达到有关标准。

4:学生五率情况一览表

类别

文化课

专业课

专业技能考试

体测合格率

毕业率

合格率

100%

100%

96.75%

79.3%

100%


2.2 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后勤服务、教学环境、业余生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工作成效明显。通过调查,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等均达到99%以上。具体情况如下图表:

5:丹东职专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住宿条件

33

37

1

0

餐饮条件

30

41

2

0

校园环境

35

35

1

0

5:丹东职专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

2.3 资助情况

2021年我校按国家政策规定,对在校生中的农村(含县镇、县城)户籍的学生免收了学费,城市户籍学生中,有5%免除了学费,合计2505人,共计501万元。同时按国家政策规定,为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共计354人次办理了国家助学金,合计35.4万元。对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申请了国家奖学金,合计4人,共计2.4万元。

2.4 就业质量

2021年,我校毕业生总计814人,其中升学270人,就业544人。在就业的544人中有533人实际就业,就业率为97.9%。对口就业人数508人,对口率为95.3%。具体情况见表6、7、8及图六。

6:丹东职专202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毕业直接就业学生人数

实际就业

学生人数

就业率

对口

就业人数

对口

就业率

544

533

97.9%

508

95.3%


7:丹东职专2021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览表

就业去向

就业产业

就业地域

就业地点

就业渠道

去向

人数

去向

人数

去向

人数

地点

人数

渠道

人数

机关和企

事业单位

45

第一产业

0

本地

324

城区

237

学校推荐

382

合法从事

个体经营

50

第二产业

236

异地

220

镇区

211

中介介绍

0

其他方式

449

第三产业

288

境外

0

乡村

96

其他渠道

162


8:丹东职专2021年各专业就业情况一览表

专业类别

就业学生人数

对口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对口

就业率

旅游服务与管理

32

30

98.2%

92%

电子商务

12

10

85.0%

83%

学前教育

37

36

100.0%

97%

美术设计与制作

13

11

97.5%

77%

美容美体

37

35

100%

95%

服装设计与工艺

14

12

93%

86%

美发与形象设计

18

16

95%

89%

计算机平面设计

19

17

94%

89%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169

167

98.2%

98%

计算机网络技术

15

12

94%

80%

计算机应用

25

22

95%

88%

商务韩语

13

10

87%

76%

机电技术应用

48

46

97%

96%

会计

19

18

95%

94%

汽车运用与维修

56

55

98%

98%

汽车制造与检修

17

15

89%

88%

 计

544

508

97.9%

95.3%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就业率较高,为97.5%,就业对口率较高,为93.34%。从表7、表8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图6数据则显示,学生就业薪酬不断增高。

6:丹东职专2021年度各专业就业薪酬情况一览表

2.5 职业发展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找准学校定位,紧贴市场,建设精品,打造品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培养德才兼备的能够持续发展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具体措施如下:

1.进行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化,形成新专业布局。

通过调整与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形成专业布局合理、专业结构较为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学校骨干专业:学前教育、机电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计算机应用。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骨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框架。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好一个与职教办学相配套的学生技能训练基地,是办好职业学校的必备条件。以服务市场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全面的素质为目标,强化生产性实训,构建“教学工厂”的实训空间,培养学生德技兼备,在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加强实训工作领导,研究确定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规划,确保经费投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拓宽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

创新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模式。开展校校联合,在目前与辽宁地质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寻找合适的学校适时开展联办新兴专业。继续与知名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扩大招生规模,树立学校品牌。鼓励学生参加成人高考,拓宽学生提升学历渠道。增加招生专业,扩大招生范围,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办好全日制教育的同时,根据社会需要开展岗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

4.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提升整体师资力量。

学校针对专业师资的培养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在岗教师的继续培训工作、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工作,并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双重保障,三年内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利用三年时间,每年安排80名左右教师外出进修和到企业实践锻炼。进一步加强培训的计划管理,根据教师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对于本科学历的教师,要以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并重,同时考虑技能培训。对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

5.实施校本课程项目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

继续开展每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培训,即每年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理论研讨与实践,通过讲座、撰写研究报告等形式,就某一方面的专业问题探究根源、提炼思想、交流经验。进一步深化理论研讨的选题,提升实践性和科学性,完善活动的组织,提升活动的参与性和实效性。通过多渠道开展校本培训,指导一线教师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成果,仔细研究教育实践转化的方式、过程和方法,真正为我所用。

6.培养专业名师,带动专业发展。

要求科研型名师养成研究习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工作,突出课堂教学环节,以“课堂观察”为重要手段,激励教师开展“教科、教研、教学”三位一体的研究,使得科研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让教师在自主参与、个性表达的过程中反思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氛围,以完善自我、实现价值。抓实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养,发挥“科研型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切合实际、有特色的课题研究,生成学校文化,组成课题研究团体,形成科研合力,以“名师课题”的方式推出名师,带动相关的青年教师,实现“课题引领教学,科研打造名师”的目标,催生更多的“科研型教师”。

7.构建德育活动机制,促进学校德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为基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努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为重点,突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入手,让他们形成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起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自律意识。以成功教育为特色,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努力增进师生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校创建活动、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各学科技能竞赛活动、校园心理剧表演活动、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创建“文明、向上、健康、高雅、和谐、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

8.进一步完善推荐就业体系工程。

学校完善学生推荐就业体系。与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多渠道获取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机遇。组织各种形式招聘,实现供需见面,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与企业单位订立就业实习协议,实行试就业,实习期满后,单位择优录取,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局面。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围绕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立足骨干型专业、关联型专业和服务型专业三个发展层面,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重点的三个专业群,带动了我校专业动态的调整机制。2021年,我校共开设19个专业,具体情况见表9。

9:丹东职专专业开设情况一览表

专业名称

主要专业技能

职业资格证书例举

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机动车维修工、汽车维修工、汽车玻璃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汽车质量检测工

汽车美容与装潢

汽车内外装饰,汽车电器装饰,汽车安全防护装饰,汽车底盘装饰,汽车美容装潢,车身养护,汽车涂装设备及相关耗材销售。

汽车美容与装潢及维修工

机电技术应用

机电设备安全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营销,普通车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

机修钳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车工、电工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工业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编程、系统集成、安装调试、销售及技术服务、维修与保养等。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等方面的生产及管理员

会计事务

企业会计、金融业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税务代理。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收银员

计算机应用

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数字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动漫与游戏制作、网络与网站技术。

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行业的生产、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产品推广及营销。

物联网产品生产与施工、物联网产品维修与维护、工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操作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

前厅、客房、餐厅服务员、调酒师(中级)、茶艺师(中级)、咖啡师(中级)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行社导游,旅行社计调,旅行社外联。

导游、展览讲解员

家政服务与管理

事家政咨询、管理和服务。

家政业的管理与服务员

邮轮乘务

邮轮公司、旅游公司、高星级酒店饭店等服务行业及旅游业相关单位的服务管理及营销。

导游、服务、讲解员

美发与形象设计

美发设计,影视造型设计。

美发师(中级)、艺术化妆师(五级)

美容美体艺术

美容,美体,美甲,水疗香薰,足部按摩。

美容师(中级)、美甲师(中级)、芳香保健师(中级)、保健按摩师(中级)、足部按摩师(中级)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计算机平面设计,二维三维动画制作,广告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电脑游戏程序设计。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数字视频合成师(四级)、动画绘制员

中餐烹饪

中餐烹调,营养膳食,雕刻,餐饮营销与管理。

中式烹调师(中级)

西餐烹饪

西餐烹调,营养膳食,雕刻,餐饮营销与管理。

西餐烹调师(中级)

中西面点

中式面点,西式面点,营养膳食,雕刻,餐饮营销与管理。

中式面点师(中级)

计算机平面设计

桌面排版技术,图文信息处理,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工程效果设计,数码照片艺术处理。

计算机操作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印前制作员

幼儿保育

婴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婴幼儿教育的基本训练及保育员工作的基本训练。

婴幼儿保育员、保教员

3.2 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

二是推进书证融通试点工作。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三是深化三教改革。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开展三教改革工作,运用以项目课程为主导、工作任务为主线、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项目法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为翻转课堂。实施分级分层进行教学,开展兵教兵、兵练兵,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个别指导与整体培训相结合,分组与分层相结合,学生互帮互带相结合,竞赛与专业课程学分相结合等,不断深化教材、教师、教法改革。

四是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科教学,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纲要》的基本要求,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和责任、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

3.3 教师培养培训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改革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

要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平台,在教学实践体系改革中引导和推动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由于我校的教学体系即有理论教学体系又有实践教学体系。但由于教学人员、教学场所和实践指导人员等方面的原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常常是彼此割裂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通过产学合作途径,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从事生产实践、技术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参与企业一项科技服务项目,带好一批学生实习实训,以培养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科技创新研究的综合能力。

2)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第一,根据学校的实际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聘请有关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 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师资培训基地或院校,进行企业实践或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第三,对新设置的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转行,学习新专业的课程,成为“双师型”教师。第四,定期选派完成教学任务的部分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实训锻炼,学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 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

我校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而职业技术类或工程类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基本能满足这种要求或比较容易达到“双师型”。因此,补充新教师时尽可能到职业技术类或工程类师范院校选聘理论和专业水平较高、取得多项“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对其进行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后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使他们尽快的成为“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应加大从社会聘请兼职教师的数量。改变我校教师队伍中专职教师比例较高,兼职教师比例较低的现象。、

4)校企合作办学,解决“双师型”教师问题

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通过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过程。这将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双师素质的教师。学校应把缺乏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定期送到对应的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

5)大力推行科技服务与开发,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引导教师参与产学研工作,将产学研工作定位于技术开发、技术配套、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和研究辅助的层面上,大力扶持教师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开发联合体。通过加强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教师创造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加快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素质,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2.拓展教师培养培训渠道

2021年,我校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借力国家、省、市、校四级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鼓励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正在兴起。一是加强校本培训。以校本研训为平台,促进教师的转化成长。教师研训课以专业部为单位,按照选题备课、课前说课、上课、评课的方式将研训课落到实处;学校为全体教师制订校本研训计划,期末撰写校本研训总结、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认真做好研训过程资料。近两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效果鲜明、成绩突出。二是教师岗前培训。新入职教师除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外,学校还组织校内岗前培训,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常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提升、课堂实战演练、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校注重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近两年学校共派出30多人次参加省市和国家级培训。利用寒暑假时间举行校内教师百余人次下企业学习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推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要求专业课教师每学年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文化课教师行业企业调研时间不得少于1周,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管理。五是实施“青蓝工程”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实行“1+1”结对培养制度,每位年轻教师由学校指派有高级职称以上骨干教师、老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通过“传、帮、带、导”的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建立实践锻炼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有计划地把青年教师选送到企业、工厂的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并使之制度化,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利用每年的寒暑假,邀请专家或技能强的师傅,对专业教师进行集中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基本功。3.4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努力追求“管理中求规范,规范中求创新,创新中求特色”。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弘扬师德,引导教职工转变观念,增强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学育人意识。

一是队伍建设。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做好党政班子梯队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实现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更新师德观念,规范执教行为,不断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和家长对教师从教行为的满意程度。严格规范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德育为先”的思想,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健全班主任培养机制,建立班主任资源库,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突出课堂教学的学科渗透,以活动为载体,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水平。强化常规管理,落实量化考核。

二是教学管理。

我校现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共计55项。其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33项;考试管理制度5项;体育管理制度4项;培训管理制度9项;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2项。

7:教学管理制度

三是学生管理。

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现有学生管理制度11项,为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学校定期与学生、家长交流,开展座谈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帮助家长协调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每学期开展家访育人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狠抓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和做人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水平。认真实践“立德树人”,努力推行“全员育人”。组建各类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四是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我校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和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使“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观念深入人心。学校把安全管理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讲座、班团会、广播、参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了法治教育宣传、抵制校园欺凌、防性侵、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和讲座、防灾减灾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防溺水、食品安全宣传、预防传染病等专题教育活动。学校不断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坚持日隐患排查,月安全检查,开学前安全大检查等常规检查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学校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认真研究安全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求实效,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五是科研管理。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教师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教师发表论文25篇,研究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教学成果获奖2项,参加市级专业教师技能大赛并获奖4人,获指导教师奖项3人,获市级骨干教师称号3人,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性质教师培训12人。为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深入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6月初-11月末,组织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辽宁省干部在线学习网”《网络安全知识读本》的培训学习,共计272人次参加培训,合格率100%。根据丹东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十三五”校本校训管理的实施意见》和《丹东职专“十三五”校本培训规化》,制定丹东职专2021年教师校本培训手册。5月初-12月中旬,以集中培训、网络培训、自修和各专业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并填写培训手册。

六是后勤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支出制度,做好“三公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建好资产台帐和收费电子系统,明确学校资产使用管护责任。强化对学校基建、维修、物品采购的监督审计工作,做到合乎程序,使用透明,并接受职代会民主监督。强化班级财产管理,教育引导督促师生,厉行节约,充分提高财产的使用功效。加强对后勤社会化的监管工作,严格监管饮食安全,提升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好中职生的资助政策,建立详细信息资料库,做好贫困生学费减免、送温暖等工作。

3.5  德育工作情况

3.5.1 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共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门公共基础课,具体开设情况如下:(表10)

开设时段

周课时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第一学期

2课时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第二学期

2课时

哲学与人生

第三学期

2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四学期

2课时


3.5.2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以“以文塑人、以文化人”为宗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把党史内容设计成围墙、浮雕板,把党史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合理、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教室墙等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开设“道德大讲堂” “法制讲堂”“社团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全面推进提质培优理念文化的同时,活跃了校园文化,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

3.5.3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2021年,我校持续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的德育实践周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德育管理的全过程,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打好基础。活动启动以来,学生参与率达100%。同时我校积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技能周比赛、创新创业报告会、优秀毕业生讲谈等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5.4 开展德育导师育人活动

2021 年,我校实施以 “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德育实践周活动。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大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扎实开展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学生参与率达100%。

3.5.5学生社团开展情况

学校大力推进社团建设,以“学校引导、自主选择、发展特长、培养能力”为核心,以“1+N”的社团模式为依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同时依据兴趣选择其他专业社团,让学生人人在社团,人人一专多能。学校团委同时以“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场所、定活动内容、定指导教师、定活动人员”的措施为保障,保证活动质量,力求培养高素质、有个性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021年,学校共设立社团29个。

8:学校社团活动掠影

11:我校社团活动情况一览表

序号

社团名称

培育精品活动项目

指导教师

1

春风礼仪

颁奖礼仪、导游等

 莉、孙洪娇

2

茶艺调酒社团

调酒、茶艺展示等

杨、黄晓萌

3

暖阳社团

中餐餐厅摆台等

 亮

4

新形象社团

美容化妆造型

美发造型

 睿、黄纪原

5

肯攀登电工电子社团

电工电子

孙显增、刘信岑

6

精英数控社团

数控车床

李新宇、刘日旭

7

极速龙车社团

车辆升级改装、新能源汽车的组装和开发

健、卜兴广

8

非凡工艺普车社团

工艺品加工工艺

张兴禾、关雪颖

9

闪亮铁艺焊接社团

国内外焊接技术

李春发、王秉权

10

谨众迪汽车社团

汽车先进的技术知识

孙义明、卜兴广

11

炫彩部落

平面设计与动漫

钢、韩 双、卢庆华

12

火星人影视工作室

3D动漫

前、宋美霖、姜

13

火凤凰

中西餐烹调等

贺德强、薛延斌、侯 振、王冠超、张春雷

14

魔法师

面点

王昱晴、张晓峰、董太盛、武  强、徐中华

15

果蔬造型师

雕刻、糖艺

曲振飞、姜俊东、曲家安、李晓东、王敬龙

16

指间飞扬社团

点钞等

 军

17

键舞翰林社团

传票

 月

18

巧手美工社

美工

赵莉蓓、吴  桐

19

尚乐合唱社团

声乐

王晓丹

20

足球社

足球

刘颖强、张慧俊

21

篮球社

篮球

于元镇、孙永鑫

22

田径社

田径

 勇、林泽川

23

手球社

手球

吕远鹏、于卿涛

24

文学社

朗诵、写作、演讲等

25

志愿者服务队

志愿服务等

莉、孙洪娇

26

广播站

校园广播、广播站等

邹德普

27

书画社

书法、绘画等

王向明

28

小记者团

写作、采访等

王向明

29

国旗班

升旗仪式

谭艳波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148人,党员中女党员92 人、少数民族党员24人, 35岁以下党员13人。

2021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立足岗位、甘于奉献、教书育人、勇毅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优质校创建工作。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打造党建活动品牌特色。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员:孙明忱被评为丹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刘伟被评为丹东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苑秀彬、赵春东被评为丹东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四、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建立“校企互动双向培训培养工作机制”。

企业与学校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课程开发,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指导带领学生实习实训;学校为合作企业实施“订单培养”,或根据企业需求,通过招工培训为企业输送符合技能需要的员工,校企双方实现深度融合。

2.开展产教结合、“企中校”办学模式。

与曙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建成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导师工作室;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数字化仿真室”,实现学习与生产一体化。

3.组建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

与丹东克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订单”“冠名”培养,推动了丹东经济社会发展。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累计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6个,具体见表12。两年累计1600名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培养和锻炼了实践技能。

12:丹东职专校企合作企业统计表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校企合作企业

备注

1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丹东新安东阁酒店

南京索菲特银河大酒店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

丹东福瑞德大酒店

丹东希尔顿花园酒店

新增

丹东中联大酒店

杭州英冠索菲特大酒店

新增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服务局

烟台海湾丽景大酒店

北京易尚诺林大酒店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所

北戴河外交人员宾馆

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中心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航空航天部翠云山庄

商务部会务中心

海关总署培训中心

万达嘉华酒店

2

服装设计与工艺

丹东金伊尔服装厂

3

商务韩语

丹东安东阁

丹东新玛特

丹东新一佰

丹东火车站

丹东客运站

丹东海关免税店

丹东汇侨名品店

4

机电技术应用

青岛海尔空调有限公司

丹东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丹东临港产业园和本精密有限公司

丹东克隆集团

5

计算机应用

北京中彩科技有限公司

丹东施齐印章有限公司

京东方移动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昆山华道信息处理有限公司

6

会计专业

丹东安东阁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丹东恒兴钟表珠宝金城有限公司

丹东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锦山分公司

丹东阳光建材有限公司

丹东东发(集团)有限公司

首都国际机场

丹东市百衣百顺服饰有限公司

7

学前教育

丹东市童盈幼儿园

丹东市格林优贝幼儿园

丹东市左岸新区幼儿园

丹东华彩幼儿园

新增

丹东博雅文心幼儿园

新增

丹东大风车幼儿园

丹东市小贝壳幼儿园

丹东市晶晶回族幼儿园

8

美发与形象设计

丹东泉和美容院

丹东金竣美容院

丹东慧美美发机构

北京水木言养生机构

大连众信健康美容美发中心

9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丹东麦田西点

丹东喜家德水饺

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

北京昆泰嘉华酒店

北京西苑大饭店

北京希尔顿酒店

北京深圳大厦

北京凯迪克格兰云天酒店

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

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

北京民族饭店

北京京仪大酒店

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

北京国际饭店

北京杏林山庄

北京唯实建国酒店

北京丽都酒店

杭州索菲特西湖大酒店

杭州雷迪森铂丽饭店

杭州安朴酒店

杭州钱江新城假日酒店

杭州凯宾斯基酒店

杭州黄龙饭店

杭州博奥开元酒店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

宁波逸东豪生酒店

宁波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

宁波东钱湖希尔顿酒店

南京绿地洲际酒店

南京明嘉酒店

南京水游城酒店

南京玄武若福特酒店

南京玄武湖假日酒店

南京索菲特银河大酒店

10

计算机平面设计

丹东巴黎春天婚纱摄影

丹东尚古时代古装摄影

丹东佰仕德橱柜店

11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丹东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丹东临港产业园和本精密有限公司

丹东克隆集团

雷沃重工有限公司五星汽车厂

4.2 落实职教改革方案

4.2.1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工作

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成立丹东职专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创新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完善产教对接专业服务平台建设,遴选参加合作的企业、行业协会、学校专业,组织签订校企双元制培育协议。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和双元制培育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创新工作。组织参加合作的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制定具体配套制度及管理办法。按照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双元教学、双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教对接的供需衔接机制、责任分担的合作育人机制。

4.2.2 开展“1+X”证书试点做法

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证书课程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实施兵教兵、兵练兵的方法,使用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将日常教学和集中培训有机结合,把“X”做为“1”的有效补充。2021年,我校开展11个专业、8个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300余名学生将参加“1+X”证书考试。

4.2.3 现代学徒制做法

完善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根据市场需求,职业教育规划,与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联办新增设五年制大专班。校企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招生。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实行多种招生考试办法,为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徒提供机会。规范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企业员工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通过校企共同招生招工,改变培养模式,专业发展成效显著,近两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招生火爆,招生计划每年都提前完成,并且以择优录取为原则。2021年,以企业为主,招工即招生,完成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试点任务。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依托丹东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订单培养”覆盖率100%。

4.2.4 开展职业培训情况

学校积极承担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任务,现有职业培训工种20个。学校先后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鸭绿江大厦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天启软件公司、丹东新龙泰服装实业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学校面向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社会再就业人群的各项职业培训总规模达到3000余人/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能力不断增强,培训质量不断提升,为丹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3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非常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鲜明特色: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实现理实一体化,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模仿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岗位上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工学一体化,突出职业性,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在真实的企业工厂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学校借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类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大力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4.4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与职教集团,由我校牵头组织的职业教育集团有丹东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丹东中职服务教育集团、丹东中职信息技术教育集团、丹东中职艺术设计教育集团,并参与辽宁仪器仪表教育集团,力求实现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21年,我校牵头组织职教集团召开了校企深度合作座谈会,就共同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共建企业大师工作室、实施订单培养、校企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教师到企业实践与培训企业员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元育人等深度合作达成共识。

五、服务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培育技能人才,提升职业素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宗旨,初步形成“升学有优势,就业有技能”的格局,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兴校、品牌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知识技能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育人指导思想,坚持“中职为本,多元办学,改革创新,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的整体发展思路,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大与企业合作交流,重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训环节,把专业知识与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前移课堂教学至企业岗位,从而使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零距离”对接。

2021年,我校对企业满意度的调查情况如下:

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沟通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满意度为满意;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节、就业服务、校风与学风、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

学校管理科学规范,专业设置贴近产业和市场需求,学生管理严格,校企合作密切。学校将学生是否考取相关专业、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评价学生专业能力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1+X”证书试点,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的获证率,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学校安排一定经费帮助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和生活费补贴,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规定,目前就读学生学费全免,并有约20%左右的学生享受每年2000元特困补助。学校每名党员干部都有重点帮扶对象,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经跟踪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对工资等福利待遇感到满意,一年以上就业稳定率高于7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超过93%。

5.2 社会服务

学校与滨江社区、左岸社区、文安社区紧密联系,开展社区培训服务,开办了社区课程,利用职教活动周和日常课余时间,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展示了学校办学条件及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职业教育影响力,使社会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共享职教成果,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了社会对职教人才技能培养和实践教育的直观认识,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职教学生风采。

5.3 对口支援

学校负责宽甸县红石镇长江村一组和二组的10户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对于此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常抓不懈,2020年学校食堂和广大党员教师继续购买长江村农产品近40000元。另外,学校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扶贫832平台”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30000万余元。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扶贫集体。

5.4服务抗疫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呈多点散发态势,我市周边城市连续多日出现新增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输入校园,根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做法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我校严格按着疫情防控20条的要求,落实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严密部署,迅速建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细化分工,落实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各项防控工作任务,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和社会大局稳定发展。

2.严防死守,严把学校第一道防线

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学校大门切实做到严防死守,每日对进出校门的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执行所有进出校门的外来人员都要进行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查等,并做好登记,对不按要求进校者,坚决予以制止,不听劝说者,按着相关部门要求,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处理。

3.畅通渠道,上报及时

学校建立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获取专业工作指导,精准报送师生及其家属信息,形成校内外疫情联防联控合力。一是学校采取学校、专业部、班级、家长“四级联动”措施,全面掌握教职员工、家长、学生的行程动向和健康状况。建立全员健康档案,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严格健康审核,确定返校名单,确保师生不带病返岗返校。二是执行封闭式管理,加强门岗登记检查,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入校必须核实身份并检测体温。三是学校每天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关键部位进行消毒消杀,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实施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做到清洁消毒无死角、全覆盖、不间断,坚决将疫情阻挡在校门外。四是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度,校领导、中层干部坚持每天到校工作,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4.建立制度,完善措施

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丹东职专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应急预案》、《丹东职专关于做好外地实习学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预案》、《丹东职专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丹东职专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学校隔离室制度》等相关制度。制定和推演重点排查、入校检测、错峰上学、分时用餐、消毒通风、学生实习、线上学习、加强锻炼、心理疏导等环节工作方案和预案。不断完善校园防控责任体系,细化任务清单和措施,确保防疫工作高效有力形成校内外疫情联防联控合力。

5.加强宣传,舆论引导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的心理教师、思政教师,全面深入到学生中间,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号召大家出现突发事件不要恐慌,一切行动听指挥,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值班教师给予解决。

5.5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瞄准区域“一体两翼”战略和港城一体化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辐射力,服务亚非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

依托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推进与国外院校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入国外优质资源,加强借鉴、吸收和再创新,建立教师交流、师生互访等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动。依托高职院校职教文化融合创新平台,与东盟、非洲职业院校合作,加快技术技能传播与应用。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技术培训、职业体验等活动。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21年,按照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性经费基本落实到位。2021年,争取国家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450万元已拨入我校。我校生均拨款经费为4000元,已落实到位。兼职教师经费、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项资金等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正逐步落实。

6.2 政策措施

上级部门层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主要政策措施如下:一是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丹东市人民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为深化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丹东市教育局局出台了《丹东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丹东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丹东市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三是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2021年我校有3名新教师入编,其中社会公开招考1人、外校调入2人。同时学校根据需要,自主招聘教师,财政给予补贴。

学校层面: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夯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点成果。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突出三个创新。一是在机制上创新,健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互相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及相应的奖罚机制。二是在内容上创新,突出主旋律,结合校内外形势,把常规管理与系列活动融为一体,寓教于乐,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三是在载体上创新,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选准结合点,通过各种德育载体,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职校。

2)实施“教育者的教育工程”。加大对教职工思想和业务培训工作的力度,在财力和物力上加大投入,在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措施,不断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和师能师功水平,引导教职工做学生思想上的表率、创业上的榜样、学习上的典范、守纪上的楷模,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树立一批师德师风、精神文明方面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特别是全校党员教工要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示范性、引导性做自我约束和激励,广泛参与到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自我教育的学习活动中,并做好传、帮、带,引领更多的普通群众认清大局,为构建一个学习型校园、创新型校园、敬业型校园、守纪型校园、和谐型校园多做贡献。

3)坚持德育为首,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找准结合点,以“三贴近四不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会学生先做人原则不变、低质高配严要求原则不变、基本德育原则和方法不变、社会大德育观不变)”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强德育载体、德育内容、德育基地等各项建设,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开创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

2.以服务为宗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服务中发展职业教育。

1)需求与可行结合,紧贴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和共享共建实习基地,围绕我市确定的支柱产业开设专业,特别是对接老工业基础产业需求,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建设重点专业,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主,高级、中级、初级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抓好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完善设备,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实现理、实一体化,以专业实体化带动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2)以提高职业能力为重点,主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大力开展社会培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并不断拓展培训领域、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把学校办成面向社会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和培训基地。

3)搞好高职升学教育,为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及学生对高学历教育的需求服务。办好高考升学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随时调整专业结构,高考率逐年提高。

3.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观念,“订单”培养,打造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实施“就业拉动战略”,建立“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转变人才质量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坚持“订单”招生,按需培养,实现校企双赢,让学生明确在校学什么、将来做什么,使其就业有保障。

2)建立建全就业服务体系,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畅通而迅速。健全“两个网络”,把毕业生信息进行分门别类汇总输入人才库,形成人才网络;与各地知名企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建立人才供求信息网络,每年不断开辟新的实习就业基地,形成网络型、持续性的就业市场,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稳定率保持100%。

3)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通过职业指导课、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招聘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做好职业指导。开展毕业生追踪服务工作,建立毕业生电子档案,编辑出版《优秀毕业生风采录》,树立典型样板,为就业指导提供鲜活的校本教材。

4.以能力为本位,以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1)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实施课程改革计划。不断推进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在行业的需求上,把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岗位及岗位群相结合。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逐渐形成学校特色,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专任教师100%学历达标,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班学习。开展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采取校本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国家级高层次的培训,同时每年安排有关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通过各种培训使“双师型”教师达85%以上,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达70%,使学校形成一支师德好、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一流教师队伍。

3)大兴科研之风,实施科研兴校计划。充分发挥科研处作用,使学校70%的教师能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每年培养一个在省、市具有一定影响、在学科领域具有带头作用的一流教研室,每年有3个以上科研成果在省级以上获奖,每名教师每年有1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高级教师每年至少有省级以上优秀论文1篇,学校承担的重大课题的研究每年都有新突破。

4)创新办学模式,实施校企“双元制”育人机制。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育人机制,把行业、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服务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

5.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实现管理的高效益。

1)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2)坚持教代会制度,加强校务公开,发挥教职工民主管校作用,紧紧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不断提高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3)搞好校园的综合治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加强校园环境改造和人文环境建设,建设环境美、气氛雅、底蕴浓、有特色的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

七、特色创新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积累的很多经验,涉及德育工作、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管理创新等各个方面,现选取两则典型案例。

案例1:教学改革案例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丹东职专师资队伍建设纪实

在充分解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深刻领会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为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重点任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始终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树立新理念,健全新机制,丰富新内容,开拓新途径,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中职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深入推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丹东市的职教航母。

1、扬帆远航,树立新理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教”改革任务中,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教师才是根本。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培养的是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就必然要求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也就是成为我们常说的“双能”的“双师型”教师。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建设量多质优、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才能使职业技能成为衔接教育与企业、行业的纽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主体,为形成有统一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规则和统一行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我校组织教师听专题讲座、看专题录像、学有关材料以及开展业务提升学习、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以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凝心聚力,提升素质。经过近三年的思索探讨,我校形成了为广大教师认同的“四立”办学理念,即“以改立魂、以质立本、以德立职、以技立业”;构建了“落实五个注重(注重育人、注重激趣、注重实训、注重实用和注重评价),践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继而完成了顶层设计。截至目前,计算机应用、饭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美术设计和烹饪六个专业专业教师“双师”比例已达50%,形成了各自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学前教育、会计2个专业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到了22%,“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已成规模。

2、多措并举,建立新机制。

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优化的师资团队就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健康、持久、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新机制。近年来,我校在以下几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一是建立了教师“四级梯次、四个维度培养”立体保障机制(校培-市培-省培-国培“四级培训”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知名教师“四级梯次培养”;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四个维度”),把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和教师特点制定出教师培训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分步实施到位,同时不断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二是健全激励机制。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采取行为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新机制,对培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由公共基础课转专业岗位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及精神激励,为教师追求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提供动力,促使教师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强压性、被动性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把教师培训情况纳入量化考核,做为聘任、晋级、职称评定、选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及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营造一种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保障机制。在经费、时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保障,为培训工作有序、按时开展提供坚实基础。上述措施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教学和培训两促进两提升。

教师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教师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各专业建设。目前我校有省级示范专业5个,教师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

3、精心准备,充实新内容。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以身示范,做教师队伍的排头兵;锐意进取,做教学改革的开拓者;刻苦钻研,做技术创新的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需要在培训内容方面推陈出新,开拓创新。多年年来,我校不断充实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内容,在知识与理论提升、实践与技能培养和课题与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在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在科学化、系列化和高效化上下功夫。

1)知识与理论提升。主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其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以技立业、以新创业的观念,既注重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又注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魏书生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2)实践与技能培养。主要着眼于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通过各类培训,促其掌握现代职教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融合各自专业特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梯次”培养中不断升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先后组织了微课教学讲座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培训,开展了专业技能竞赛和观摩课、优质课、微课教学展评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3)课题与专题研究。主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通过培训,引导教师学会捕捉教育信息,掌握总结教学规律的方法,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教改和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组织开展了多次科研知识讲座,积极开展科研立项,使“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成为全校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共识。

4、融合资源,开拓新途径。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教师个人勤奋钻研的精神,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我校结合中职教师的特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类培训,特别是注意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首先,我们学校邀请行业精英到学校与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交流,还建立了多个教师企业、行业实践基地。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实践,让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在现场求教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其次,我们建立了兼职和外聘教师队伍和相应管理制度。近几年,我们聘请了企业、行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家里手或技术能手到校做兼职教师,引进了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外聘教师,改善了教师结构,弥补了部分专业教师不足,优化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第三,我们实施了“青蓝工程”,并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青蓝工程”,通过校内师徒结对子,落实“三带三学”(带师德、师能、特色;学为人、理念、本领),实现师傅对徒弟的传帮带,借此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探索校企共建教师队伍,试行双导师制,进而加快推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第四,常规教学与“1+X”证书制度试点考试培训双轨并行。在1+X证书试点考试培训过程中,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考前培训,在培训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实操能力,这样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效果良好。截止目前,我校参加的1+X证书制度试点考试的通过率均在90%以上,收效显著。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职业基础教育功能,是办好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始终围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主线,积极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建设机制、提升教学水平,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教师团队,引导教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参与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丹东职教航母的扬帆远航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案例2:德育实践案例

 守护中国红,树立报国志

——丹动职专德育实践活动案例

1、活动背景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首要任务是立德。只有从文化的视角审度德育,才可能对德育的诸种特有现象与时代问题建立关联,才能对德育未来走向有一个相对完整而深刻的理解。我校以“立报国之志,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通过升旗仪式这一庄严的活动,让师生积极参与,这既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2、参与对象

学校的升旗工作像一堂庄严的“必修课”,对这堂庄严的“必修课”参加对象为全样师生,校国旗班按规定执行例行升旗任务。

3、活动目标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形式之一。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爱护国旗,保护国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教育部也要求各个学校每周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庄严的升旗仪式,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往往就能以情载理,情理交融,震撼心灵,催人奋进,使人终生难忘。校园国旗班的成立和他所执行的任务是有深远意义的,组建国旗班组织升降国旗是增强我校学生爱国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向心力,并使其日常的学习生活等各项工作不离轨道,永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国旗下讲话”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每个学校每周的一件大事。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4、活动实施、育人成效

1)学校的升旗手是精心挑选和严格训练的。每逢周一或赶上重大节日,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的仪式。我校的国旗班由校领导统一指挥调度,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组织安排各项事宜,由专业老师负责日常训练及管理。2016年5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队员们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种种困难,用他们高昂的斗志,飒爽的英姿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赋予的光荣使命,国旗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多来,国旗班经历风雨,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幼稚到渐趋成熟的历程。国旗的装备到位了,体制机制完善了,成员素质显著。如今的国旗班承担着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同时负担着在重大活动及节日、庆典日升旗的光荣使命。他有着严明的纪律、硬朗的作风、团结友爱的精神、和深厚的情谊。队员们学习优秀,品行端正,养成了雷厉风行,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军人作风。五年来,国旗班一次次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甚至有人误认为他们是从部队请来的军队仪仗兵。国旗班的成功与壮大凝聚着所有队员的心血与汗水,蕴藏着所有队员顶烈日斗严寒的苦与累。在这里,大家历经风雨,用汗水挥洒青春色彩:在这里,大家携手并肩,甘苦共担,为自己的职业高中生涯添上难忘的一笔。当下,我校国旗班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和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闪亮名片。这只队伍高擎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行进在操场上,跑道上,行进在我们身边,展示我校多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这只年轻的队伍正在以其特有的活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吸引着有志青年勇跃加入,引领着同学们不断向前!

2)开展“向国旗敬”国旗下演讲主题征文暨比赛活动。以班级单位开展国旗下演讲主题征文活动。一次国旗下讲话就是一次德育“微课”,广泛发动师生策划好主题,挖掘好素材,凝练好文字,讲出好故事,把这一系列深刻而精彩的讲话再汇集起来,就是一部好的“德育读本”。各部围绕本部值周时间节点确定征文主题,面向学校师生开展征文活动,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国旗下讲话主题鲜明,紧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尤其是重要节庆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等,并通过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强化自我教育,提高宜讲内容的针对性和接受度。

3)旗手、护旗手和国旗下演讲者是一种荣誉,一般应由优秀学生担任,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建立升旗中队轮流升旗制,促使着每个学生都想在这一天发挥最好的水平。但适当地选拔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师生公认有大的稳定进步的后进变先进的学生担任升旗手,对后进生的转化更起着不可低估作用。升旗仪式既庄严又肃穆,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挺胸抬头地参与升旗活动,心灵上受到的震撼是一般的表扬所无法比拟的,他会感到集体的温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荣誉,更进一步激发其强烈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变压力为动力,鼓起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升旗仪式这一庄严的活动,通过师生的积极参与,从中感悟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5、教育反思

升旗仪式,在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在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构建学校特有的文化。反思学校升旗仪式,从开始到结束,让参与仪式的主体一一我们的学生一目了然,清澈见底。今后,我们应注重升旗仪式的教育目标,应更多地关注全体学生参与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我们要在实践中以行育情,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设计高效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并亲身经历学校升旗仪式,强调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在活动观察、实践,积累体验,丰富情感,感悟生活。升旗成为学校的重要仪式,成为学校活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方面地挖掘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多角度地提高升旗仪式的教育效果,多层次地发挥升旗仪式的教育功能,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选项。

八、学校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解决措施:

一是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加大校本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以老带新和实施青蓝工程的方式,实现老中青队伍的有效衔接。二是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专业教师的补充方式和途径。三是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进行专业更新,从事相邻学科的教学,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学校专业布局不尽合理。

解决措施:

学校将盯住市场需求,更新升级原有专业方向;跟住政策导向,积极开办新专业;依据镇村实际,探索开办涉农专业。设置与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形成专业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学校骨干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骨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框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以促进学生高水平就业为导向,加强优质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3、“双师型”教师数量有待提高。

解决措施:

一是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产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二是强化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严格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三是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介入企业科研,形成产品研发能力;五是聘请能工巧匠任教,提升师生实操能力。六是细化教师素质培养,打造名师引领工程。

4、德育资源合力薄弱。

解决措施:

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不断形成工作合力。职业学校教育任务过于沉重,职校学生家长多为弱势群体,自身素质一般不高,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针对以上情况将进一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化德育管理网络。通过家长接待日、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及时沟通、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信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积极配合综合治理、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合力。

九、其他

丹东职专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曾先后为丹东国际马拉松比赛、省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做颁奖工作和礼仪服务,曾开展捡拾新城区白色垃圾、争做新区导游志愿者等活动,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为树立丹东良好形象贡献了力量。丹东职专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了回馈社会,多次走向社会,来到社区,面对群众,开展免费理发、文艺表演、识别假钞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文化惠民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丹东职专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曾荣获由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颁发的“辽宁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组织奖”。

学校的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省级示范校、辽宁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组织奖、丹东市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丹东市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等荣誉称号。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进行宣传报道,《中国教育报》、《德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4次,《辽宁日报》等省级新闻媒体报道2次,《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丹东广播电视报》、丹东电视台、丹东电台等市级新闻媒体报道近100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2021年12月